您的位置:首页 >委员之窗>详细内容

【委员之窗】市政协委员参观本溪政协文史馆心得体会选登(十六)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3 16:03:05 浏览次数: 【字体:

参观本溪政协文史馆感悟


政协溪湖区委员会党组书记、主席

宁 宇 


我先后3次参观了本溪政协文史馆,在这3次沉浸式的学习与回顾中,深切感受到政协事业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厚重脉络,更坚定了我作为基层政协领导的使命担当。

一、溯源历史,感悟政协事业的时代价值

本溪政协文史馆以时间为轴,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和实物展陈,生动再现了本溪市政协自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到改革开放后围绕经济转型献计出力,再到新时代聚焦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政协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特别是看到溪湖区政协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民生改善等领域留下的历史印记,我深感自豪,更清醒认识到政协不仅是政治协商的平台,更是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纽带。作为基层政协,更要做好溪湖政协资料的收集整理,必须始终坚守初心,传承好这一优良传统。

二、以史为鉴,汲取履职尽责的精神力量

展馆中,一封泛黄的手写提案、一张记录协商现场的老照片,都承载着政协委员心系国是、情牵民生的情怀。老一辈政协人扎根基层、深入调研的作风,让我深受触动。作为溪湖区政协的“班长”,我深刻反思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政协工作更“接地气”?如何让委员履职更“有温度”?我也备受鼓舞,答案或许就藏在文史馆的每一件展品中——唯有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才能让政协工作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三、立足当下,明确基层政协的实践路径

此次参观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未来的启航。结合溪湖区实际,我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

1.强化文史资政功能。深入挖掘溪湖地区的红色文化、工业文化资源,通过文史资料征集、口述历史整理,为区域发展提供历史智慧;

2.创新协商民主形式。借鉴文史馆“数字政协”展区的互动经验,探索“云端协商”“社区议事厅”等新模式,让政协声音更贴近群众;

3.深化团结联谊工作。以文史馆为桥梁,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谊交流,画大同心圆,凝聚正能量。

四、砥砺前行,永葆政协人的赤子之心

走出本溪政协文史馆,胸中激荡着责任与情怀。作为基层政协的“一线总指挥”,我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带领溪湖区政协队伍做到“三个坚持”:

1.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坚持服务大局,围绕区委中心规划实施,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3.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关切,让政协履职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本溪政协文史馆是历史的“存储器”,更是奋进的“加油站”。我将把此次参观的收获转化为履职动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溪湖区振兴发展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人民政协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