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彩袖写芳华——记市政协委员梁荣的戏曲人生
对于山城本溪的戏曲爱好者来说,梁荣的名字应该被大多数观众所熟知。在她从艺三十六年的时间里,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经典角色伴随着婉转优美的唱腔韵律和细腻质朴的表演一次次走进观众的内心,成为山城本溪评剧舞台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而在担任本溪市政协委员的七年时间里,她把繁荣传统戏曲文化作为目标和己任,在守正创新中坚持传承和发展,以对戏曲事业的执着信念和火热情怀履行着一名文艺界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使命。
作为与她一起从艺三十余载的舞台姐妹,我在和梁荣共同成长的岁月里亲身感受和见证了一名评剧演员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
■ 潜心求知,厚积薄发
梁荣是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本溪市歌舞剧院副院长、本溪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她师承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崔连润,工青衣。
1987年,为了给青黄不接的本溪评剧事业输入“新鲜血液”,培养戏剧接班人,市文化局成立了本溪市职业文化艺术学校,面向全国招收学员,我和梁荣有幸被录取。从此,我们成了好同学、好姐妹。而在后来的演艺事业中,我们又成了好搭档、好同事。随着艺术造诣的日臻完善,我们相继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本溪市政协委员。
在艺校学戏三年时间里,对于初学戏曲的学员来讲,不管是喊嗓子、吊嗓子、练身训、练表情、毯子功、把子功、手绢功、水袖功等等,就看谁能吃苦,看谁的基础条件好。而梁荣则是天赋与勤奋兼具的好苗子。她的“爆发力”特别好,每次走“虎跳”“前后桥”“抢背”“下桌”等技巧,她都是第一个冲上前,给大家“打样”。每做一个技巧动作,老师都要用竹藤棍挑一下,如果动作慢了,就会被老师挑上,留下一道紫色的印迹。而梁荣的腿上从来没有留下过竹藤挑过的紫印。
1990年艺校毕业后,梁荣被本溪市评剧团录取。农村长大的她非常憨厚老实,纯朴善良,从不嫉妒别人演主演的风光,也并不在意自己演配角的戏份少。伴舞、群演、搬道具、装卸台,她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挑肥拣瘦,像个假小子似地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旦给她一个主演的机会,她就会格外重视、珍惜,认真研究揣摩人物。有一次,剧团安排她演评剧《白蛇传》“断桥”一折戏,这折戏动作繁多、唱腔板式复杂、人物内心层次极具张力,动作、眼神、表情、台词、唱腔都要有机融为一体,手眼身法步必须配合到位,难度非常大。为了演好白素贞这个人物,梁荣日思夜想,煞费苦心,白天排练累一天,下班回家即便是做饭、擦地时都要走着小台步;经常睡到半夜突然想起一个新动作,马上就爬起来对着镜子反复做几遍,还让爱人也起来给她当观众、提意见。经过梁荣的刻苦努力,她把白素贞这个人物塑造得细腻灵动、栩栩如生。
1997年,剧团排演大型古装评剧《茶瓶计》,梁荣在剧中扮演小姐龚秀英,这是梁荣演出的第一部大戏,她到处搜寻相关资料,揣摩“大家闺秀”的人物心理、举手投足的表达方式,认真研究唱腔和动作,在排练场反复练习、磨合,寻找符合人物的契合点,探寻更适合人物塑造的有效途径。经过努力,梁荣把龚秀英这个戏剧人物塑造得温婉动人、惹人怜爱、非常得体,我师父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对梁荣的表演很满意,夸赞她悟性高、演得传神。后来,花老还邀请梁荣去家中作客,向她传授演技。
《茶瓶计》一剧先后在沈阳和本溪演出二十余场,得到了省市领导、同行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戏曲演员,文化惠民演出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在文化惠民演出前,都要排练大量的文艺节目供老百姓挑选。在农村,每场演出结束后,老百姓都要求加演。有一年夏天,剧团在本溪县花岭村演出,《茶瓶计》演出刚结束,就有老百姓要求“再来一个”,而且要求非常具体,要点唱评剧《花为媒》。不凑巧,我们还真没有排练这一折戏,梁荣我俩一对眼神,我说:“我演阮妈吧?!”梁荣说:“行!”于是,乐队音乐响起,“阮妈妈,带路啊!”我俩竟然在没有排练过的情况下,靠着对这折戏的基本印象给演下来了,赢得了观众的热烈鼓掌。我俩退到台下相视而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紧张,汗出得特别多,脸上的油彩妆都成了一条一道的花脸了。我说:“这观众真是热情啊!”梁荣说:“这是观众对我们的突击考试啊!”
■ 津城拜师,技艺飞跃
2008年,本溪市文广局以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为原型,创作排演了大型现代评剧《女人是座山》,我在剧中扮演女主人公郝秀君,在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摘得五项大奖。因为我当时已调到局机关工作,参赛回溪后,为了让更多的优秀演员得到展示和锻炼,我辞去了这出戏的主演,剧院随即决定由梁荣来担纲。这出戏是按花派设计的唱腔,梁荣演唱起来是要吃力的,但经过梁荣的刻苦努力,她完全驾驭了这一段段高亢的旋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真正走进了人物,完美地塑造了一位替夫还债、诚实守信的坚强农村女性。她成功了,这出戏让梁荣一炮打响,她闪亮登场,华丽转身,迈出了人生重要一步,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2009年,梁荣凭借主演《女人是座山》,获得第十三届辽宁省戏剧玫瑰奖。2010年,梁荣获得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政府文华奖优秀表演奖。
梁荣对评剧始终情有独钟,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状态,在戏曲不景气的今天,她仍然坚持练功、坚持学戏,而且还让她唯一的儿子到戏校学习司鼓,希望孩子成为评剧事业的后继之人。梁荣说;“戏曲是我们的民族传统艺术,作为评剧演员,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去发展,让评剧永远不会消亡。”她博览群书,徜徉在各个门类的知识海洋之中,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为做好演员不懈努力。
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加突出、更具特色,梁荣不远千里到天津拜在评剧表演艺术家崔连润的门下,并得到亲传。梁荣先后学习了崔老师的代表剧目《花木兰》《回杯计》《狗不理传奇》。崔老师得知梁荣这么多年唱过“花派”、唱过“白派”、唱过“新派”,便说:“你的声音甜美圆润,音域宽阔,要发挥你的长处,立足自己的嗓音条件演唱。”梁荣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地跟老师学艺,养成了做笔记、录像留资料的好习惯,课后慢慢揣摩、慢慢领悟。经过名师的悉心指导,言传身教,梁荣的业务水平有了脱胎换骨、突飞猛进的进步。而这,还要从一部大戏《蘩漪》说起。
《蘩漪》是根据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名著《雷雨》改编的评剧。为了丰富本溪观众的文化生活,也为了给梁荣创造更多的演出机会,本溪歌舞剧院将天津评剧院排演的这出戏搬上了山城的舞台,剧中蘩漪是性格极端矛盾的人物,她敢爱敢恨,有性格有特点。蘩漪无视名分、身份、地位,为了爱情,她宁愿放弃周家太太的身份。即使在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之后,仍然敢于冲破封建纲常,敢于撕掉封建家庭传统虚伪的面纱,实现自己的个性追求。梁荣说:“蘩漪的这种勇气在当时谁也来不了,但我要用合适的动作和唱腔、用‘我就是她’的思想把人物演出来。”梁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经过日日夜夜的揣摩人物、研究演唱技巧、分析动作语汇,梁荣终于给了蘩漪一个合情合理的形象行为理由,让观众从梁荣的举手投足、一说一唱、一颦一笑中走进了蘩漪的内心世界。优秀演员的魅力就在于她能够从角色出发,所有的精气神都是从内心释放出来的,她一出场,让观众眼前一亮,那是一种经过锤炼的、准确的舞台感知力和审美能力,梁荣把自己的表演艺术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梁荣主演的《蘩漪》获得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家优秀表演奖、辽宁省第九届政府文华奖优秀表演奖。
■ 战胜疾病,再攀高峰
正当梁荣如日中天、满怀信心、踔厉前行之时,她的身体出现不适,经检查,竟是让人恐惧的肿瘤,不得不做一次大手术。手术前,梁荣眼含泪水恳求医生:“大夫,求求你,快给我治好吧,我还要唱戏!”在她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我跟她招招手说:“要坚强,要有信心!”她含着眼泪笑了笑、摆了摆手。在手术室大门关上的同时,我的思绪迅速地飞回到了艺校练功的场景:她穿着肥腿跑裤飞一样地跑圆场、练习“涮腰”又快又圆、“下高抢背”又快又稳,一段唱腔学不会她就不吃饭,跟乐队合不上乐她就气得直哭。她能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她爱戏如命,戏比天大!如今,她怎么能扛得住啊?但是,梁荣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她把可恶的病魔抛到了脑后,坚强地站起来了。在手术两个月之后,梁荣登台演出,又出现在观众面前。此时,正赶上剧院代表辽宁省赴山东济南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了不影响演出,梁荣强忍病痛,不顾家人反对,远赴千里之外,参加了这场演出,为辽宁、为本溪赢得了荣誉。此后,梁荣冒着病情随时复发的危险,没有选择在家休息,而是筹划举办了“花好月圆”个人演唱会。唱戏唱戏,唱太重要了,十几大段唱腔,身体尚未康复,仍然有些虚弱的她哪有气力呀,唱几句就开始冒虚汗,而农村长大的她就有一股倔强劲儿,不练好了不罢休。她每天边跑步边练唱,增强体力和气息的控制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梁荣终于获得了个人阶段性成果展示的完美成功。
没多久,一项更为艰巨、充满挑战的任务摆在了梁荣的面前:剧院决定排演一出现代评剧《中秋泪》,梁荣、胡克欣两位国家一级演员担纲主演。
反腐警示教育评剧《中秋泪》是入围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是一部上乘之作,由本溪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联合主办,本溪市歌舞剧院承办。这是本溪市进行反腐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市委到市文旅局、市歌舞剧院,上下都很重视,决心排好这出戏,梁荣等演员的压力可想而知。
剧中的女主人公王曼是一个善良、正直、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性光辉的角色。梁荣在塑造这一人物的时候,去掉了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现,注重现代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对丈夫石凡的爱,到对他的怨,到怜再到暖,又到爱,梁荣都设计得十分严谨,一遍一遍地翻改,力求准确、完美、精益求精。此剧最后一场是高潮戏,每到这场戏都有许多观众热泪盈眶。这场戏中,王曼第一眼见到出狱的丈夫时,梁荣运用了浑身抖动、步履踉跄、神情错愕、眼含泪水等表演手段,此时剧场一片沉寂,观众屏住呼吸,瞩目观看,静待事态发展。男女主人公由慢渐快的“推磨”后飞速拥抱在一起,之后,梁荣一大段酣畅淋漓、极具气势的演唱揭示出了王曼的内心世界,其感染力、冲击力之强烈让人无不潸然泪下,台上台下产生了强烈共鸣。梁荣在准确把握王曼这一人物的基础上,也体现出了她的职业素养和钻研精神。
每次看到这场戏,我的眼泪都是哗哗流淌,怎么也止不住,我的心一直跟着旋律、跟着主题曲流动,在感叹剧中王曼风雨人生的同时,更感动于扮演者梁荣坎坷艰辛的戏剧之路。
评剧《中秋泪》全省巡回演出三十六场,获得辽宁省第十届艺术节政府文化奖优秀表演奖、辽宁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和辽宁省“黑吉辽蒙”四省区优秀剧目汇演,获得了领导、专家、同行以及广大观众的认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 扛起责任,履职为民
梁荣从艺三十多年,塑造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这些角色无一不拨动观众的心弦,荡涤观众的心灵。正因为她的出色表现,她被推选为本溪市政协委员。至此,她不但要在文化艺术界为老百姓服务,更要在参政议政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她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政协委员,她非常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把每一次的政协考察、论坛、讲座、联谊等活动都当成是增进思考、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拓宽视野的大课堂。她做到了倾听百姓呼声,代言百姓权益,为民参政议政,先后撰写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美化工程的建议》《关于推进戏曲进校园的提案》等多篇建议提案件。梁荣说:“当政协委员是光荣的,但只要光环不行,重要的是责任,必须得拿出时间,花费精力,真正扎下心来,接近百姓,贴近现实,找出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他们鼓与呼才行。”
和梁荣的戏曲艺术水平一样,梁荣在政治上也成熟了。如今,梁荣获得了辽宁省先进工作者和本溪市“三八”红旗手、本溪市“天女木兰”奖、本溪五一劳动奖章、本溪市劳动模范等诸多殊荣。
心有繁花生锦绣,轻舞彩袖写芳华。梁荣不仅是人民欣赏和赞美的优秀演员,而且是百姓关注和信赖的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