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辽宁(本溪)故事】勾勒不屈钢铁魂 攻坚克难“登高者”
本期讲述人
本溪市平山区政协委员
本溪水泵有限责任公司军工部副部长
张世军
(经济界别)
赵千水,平山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本钢板材研发院特钢所主任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荣获辽宁省第六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本溪市优秀专家”、“本溪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称号,并连续多次获得本钢“有突出贡献技术人才”一、二级技术津贴,多次获得本钢集团“科技标兵”“先进生产者”及“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二、三等奖8项,本溪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二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丰硕荣誉的背后是他刻苦的努力,一次次攻坚背后是他不懈的坚持!初见赵千水同志时,他便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挺拔而略显消瘦的身躯,半白的头发,充满睿智的目光,不苟言笑。当我与他攀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严肃的外表下,藏着一个开朗而又热情的灵魂。
青春无悔 创新带动发展
1994年,他刚刚走出校园便加入本钢,这一干就是将近三十年。从生手到熟手,从学徒到教授级高工,从有样学样到融会贯通再到研发创新。他从点滴开始学习与积累,坚守岗位职责,不畏前路艰辛。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从业多年,他组织开发了齿轮钢、球磨机耐磨钢球用钢、叶片钢、曲轴钢、钎具钢、工模具、军工钢、汽车零部件用钢、石油用钢、锅炉用钢等10大钢类共计70多个牌号的新产品,这些产品就像铸出的一柄柄利剑,武装本钢,直插市场。丰富了本钢特钢产品系列,提高了高端产品比例,培育了本钢新的利润增长点。
平凡身影 创造不平凡的成绩
略显消瘦的身躯,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主要承担的“转炉流程生产高品质齿轮钢”课题,获得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本溪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课题实施期间为企业创效益约1.17亿元;“超临界、超超临界叶片钢”获辽宁省政府新产品奖二等奖、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创效益3229.77万元;“石油开采井控设备系列用钢开发”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创效益4810.01万元;“曲轴用48MnV非调质钢”项目获辽宁省政府新产品奖三等奖、本溪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创效益3191.7万元。
在《特殊钢》《金属世界》《世界金属导报》《山西冶金》《辽宁科技学院学报》等期刊,中国钢铁年会、特钢年会、科协年会、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年会等国家级年会会议论文集发布《高档轿车齿轮用钢20CrNi2MoSH的研制》等论文12篇,其中获得辽宁省金属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市优秀论文一、二等 奖6篇,展示了本钢新材料开发成果,促进了特钢行业新材料的发展进步。连续受聘为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不锈钢与耐热钢学术委员会委员。
当我听到他的各项荣誉后投去羡慕的目光时,他只是淡然一笑,说了一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虽然只是短短八个字,却让我内心悸动,他的这份不求名利默默付出的精神,值得我辈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