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委员之窗>详细内容

【讲好辽宁(本溪)故事】中国钢铁工业“第一铁”——记本钢高炉炼铁发展百年沧桑历史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19 14:44:3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期讲述人

本溪市政协委员

徐海涛

(科技界别)

a595d1b2ed604e0db0c8d14d0f4cd1ad.jpg

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本钢生铁产量一路攀升,以不到全国1%的高炉总容积,承担起了全国1/4的统配铸造生铁和1/2球墨铸铁的生产任务。那一时期的本钢创造了新中国的很多个“第一”:第一批不锈钢、第一批梯型弹簧钢、第一炉工业用硼钢、第一代汽轮机异形叶片钢、第一批犁铧钢,我国的第一批解放汽车、第一批坦克、第一批拖拉机,乃至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潜艇、第一枚火箭上都使用了本钢生产的钢铁材料。而本钢1号高炉从1958年至1988年,连续30年保持全国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冠军,是闻名全国的红旗高炉,本钢因此被誉为“共和国功勋企业”,被称为“中国第一铁”。

2008年12月17日,历经百年风雨的本钢一铁厂区正式关停,1号、2号高炉退出历史舞台。2013年本溪湖工业遗产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一铁厂旧址现存的1号高炉,不仅是当时我国东北地区新式炼铁的第一座高炉,也是我国现存原址未移动过的高炉中最古老的一座,炉龄已经超过百年,成为中国近代冶铁业的鼻祖。

本溪湖工业遗产群饱经沧桑,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煤铁资源的掠夺、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奴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本溪人民与侵略者的顽强斗争,见证了解放后本溪湖煤铁公司对全国解放、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支援和贡献,见证了本溪这座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承载了本溪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文脉,今天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ac9210f10d4b35aa64718bd18761c3.jpg

如今的本钢已实现年产粗钢2000万吨产能,实施了鞍钢重组本钢战略,重组后,鞍钢粗钢产能将达到6300万吨,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鞍钢重组本钢,对于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和辽宁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钢插上了腾飞翅膀,进一步巩固并增强全产业链优势,积极打造高端、绿色极具国际竞争力的钢材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