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委员之窗>详细内容

【讲好辽宁(本溪)故事】为自闭症孩子点亮星光的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6 20:30:17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期讲述人

本溪市政协委员

本溪市平山区统战部部长

聂从容 (特别邀请界别)

3317edfaf9e54f2c89541dc522b464c7.jpg


十年前,本溪市有一位普通教育者,“跨界”特殊教育,坚守“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从最初的“家长组团兴师问罪”到后来成为“辽宁好人”“本溪好人”,事迹被国家、省、市等多家媒体报道。他,用大爱为本溪的一群“星儿”们开启了幸福和希望!

 “40个孩子一个爹”

每天清晨,他都会和学校的孩子们拥抱、握手,关注他们点滴进步与成长,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校长爸爸”!他,就是李际新,本溪市平山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而这群孩子们绝大多数都是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儿童。

九年前,从李际新接收第一位自闭症患儿、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融入式教育,与普通学生一起“随班就读”开始,学校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孩子们显著的变化:有的孩子从不会说话到终于“开口”,甚至有的孩子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游泳证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自闭症患儿家长慕名前来,使他最终不得不从普通教育“转型”特殊教育,成为特教孩子们的“慈爱爸爸”,目前在校学生已达40人,其中34名为自闭症患儿。

536a264a56f74eadaf867fc85307a2fa.jpg

“一个都不能少”

2012年以来,李际新始终坚守在特殊教育工作第一线,他秉持“让每个残疾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主动为自闭症儿童家庭解决就学难题150余个。多数自闭症患儿都存在语言发展障碍,一句简单的自我介绍可能需要几十次、上百次的强化重复教学,却往往收获了一次次挫败。不仅如此,自闭症患儿的行为不可控,上课中突然被孩子抱住或者推搡的情况不可避免,甚至被抓伤、咬伤的情况也时常出现。他的团队从未因此嫌弃、抱怨,而是积极的与孩子交流,用爱心、耐心、真心感化教导孩子,师生间渐渐走进了彼此心灵。努力得到了见证,当一个上学以来从来没有说过话的孩子,训练三年后,突然开口说话时,幸福和满足往往更加使人感动!他和他的团队用爱做教育,用情暖人心,让孩子们在接纳与包容中成长,在社会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ca837284e5344ecbaa7e81375df56577.jpg

“以工匠精神打响特教品牌”

特教办学成了李际新夜以继日的研究课题,在国内没有统一的自闭症儿童教材的情况下,他以工匠精神潜心研究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以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为指导,创设“7+8”课程体系,即整合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一般性课程,开设了信息技术、心理沙盘、地滚球等选择性课程。围绕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社会生活等采取主题式结构化教学法,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生活技能。

19b3d99ecdf34322ba6d642b6793a4a4.jpg

秉承“挖掘特殊教育内涵,拓展特殊教育外延,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基”的办学理念,十年来,他带领团队探索出“两校一馆一中心”的办学模式。两校:即学校与华航驾校联手,既为学生生活实践提供学习基地,又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了实习与就业机会。一馆:即游泳馆。学校携手德优贝游泳馆在全国首创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游泳课程,2020年开展水上康复训练的课题实践研究,他把各学科组织起来,围绕与游泳相关的连带知识融合进自己的学科中,实现了跨学科的知识延伸性。目前学校有2位学生拿到了国家颁发的游泳一级证书,4位学生拿到初级证书,开创了自闭症学生全国晋级考证的先例。一中心:即残疾儿童学前康复基地,解决了学龄前儿童康复与残疾儿童幼小衔接的教育难题。

学校还开展“走出去,请进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化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三年在省市优质课评比中独占鳌头。在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基础上,他撰写了《特色学校创建与促进自闭症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践与研究》,荣获全国“十三五”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骄人的成绩背后,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辛酸苦辣。然而他说:“当你把爱心倾注给那些需要爱的生命时,生活便多了一份关爱,多了一份和谐与安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