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本溪满族自治县委员会提出关于加快全市研学旅行产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相关政策文件,各省市也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措施。2021年11月15日,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辽宁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入选名单,本溪抗联史实教育基地等39家基地入选。在教育“双减”背景下,结合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实际,应进一步加快推动全市研学旅行产业发展。
为此,建议:
一、把研学旅行产业作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市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具有发展研学旅行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规划,政策指导,把研学旅行产业作为新兴旅游业态重点培育,使之成为全市全域旅游新的增长极。市政府牵头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全市研学旅行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教育部门制定出台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意见,文旅部门研究制定推进研学旅行产业发展具体实施方案,财政、公安、发改、国土、应急管理、农业农村、城建、市监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全市研学旅行产业发展。
二、加强研学旅行基础设施建设
以打造具有省内重要影响的研学旅行目的地为目标,加强研学旅行基地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全市抗联遗址、遗迹教育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建设明长城遗址公园、庙后山古人类博物馆和遗址公园、满族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场所。二是加强市情教育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小镇、重点企业工业旅游项目。三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建设自然生态博物馆等生态文化展示场馆。四是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建设枫叶博物馆等场馆,为开展研学旅行搭建平台。
三、加快开发研学旅行精品课程体系
注重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性、实践性、探究性、安全性、趣味性原则,整合乡村振兴、红色文化、劳动教育、安全实训、军事国防等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把握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结合学生特点和地域特色,开发一批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学科实践教育等内容的研学课程,形成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体验感强的精品课程体系。加快打造一批主题串联式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和“重走抗联路”等研学旅行核心产品。利用我市历史文化、非遗传承、自然山水、红色教育、农耕文化、工业科技、植物科普、体育运动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开发新的研学实践产品。
四、加强研学旅行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相关部门应将研学旅行产业项目列入全市重点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引进社会资本独资建设或与教育部门联办全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集红色教育、生态文明、应急安全、普法禁毒、国防教育、科学普及、军事拓展、户外运动、劳动实践等教育功能于一体,满足1000名以上学生食宿、培训要求的综合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具有省内重要影响力的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同时,引进各类研学旅行机构,加强研学实践营地建设,举办各类中小学生冬令营、夏令营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市研学旅行产业发展。
五、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
省、市有关部门应出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切实把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纳入中小学课程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让全市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实践中体验美好家乡、美丽本溪,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光荣革命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